Jul 21, 2025 IDOPRESS

周二大暑 今年夏天的高温将是百年不遇? 晚大暑预示酷热

时间飞逝,2025年7月22日21点29分11秒将迎来大暑节气。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20度,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变得常见

周二大暑 今年夏天的高温将是百年不遇? 晚大暑预示酷热!时间飞逝,2025年7月22日21点29分11秒将迎来大暑节气。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20度,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变得常见。

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,副热带高压北脊线稳定在江南一带,冷暖空气交汇导致梅雨期。进入大暑后,副热带高压北脊线继续北抬,暖湿气流输送到北方,华北、东北等地陆续进入雨季。这种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。

大暑期间,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,农民需抓紧追肥并清除杂草。高温高湿环境也利于害虫和病菌繁殖,因此要重视病虫害防治,确保秋收作物丰收。

民间有大暑喝伏茶的习俗。《桐桥倚棹录》记载,三伏天人们用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草药煎茶解暑。古时村民会在村口凉亭煮伏茶,免费提供给路人饮用。最佳饮用时间为上午或午后,避免空腹和睡前饮用以免刺激肠胃或频繁起夜。

今年的大暑属于“晚大暑”。由于农历平年时长小于阳历平年,大暑交节的农历时间不固定。如果大暑在六月上旬,则为“早大暑”,预示着夏天凉爽;若在六月下旬,则为“晚大暑”,意味着夏天会非常炎热。今年六月廿八大暑,是“晚大暑”。

老话说“早大暑凉飕飕,晚大暑热到哭”。根据经验,今年是“晚大暑”,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天会异常炎热。

大暑与中伏的关系也有说法。一句老话“大暑中伏前,必定是灾年”表示,如果大暑在中伏前,可能预示着年景不好。这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剧,引发“伏旱”,影响农作物生长。而如果大暑在中伏后,酷热天气相对减少,农作物更易丰产。

今年7月30日入中伏,大暑交节在7月22日,属于大暑在中伏前。根据经验,今年夏天可能会出现高温干旱天气,需要提前做好蓄水准备。

留学信息网 | 全球留学资讯_院校申请指南_海外生活攻略_权威教育门户

留学信息网提供全球留学最新资讯、院校申请权威指南、签证流程解析及海外生活实用攻略,助力留学生一站式解决留学难题。涵盖美国、英国、澳洲等热门国家,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