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间,各地知名参观地点和旅游景点的预约名额变得非常紧俏。一些游客因无法通过正规渠道预约门票,不得不从“黄牛”手中高价购买原本免费的门票
暑假期间,各地知名参观地点和旅游景点的预约名额变得非常紧俏。一些游客因无法通过正规渠道预约门票,不得不从“黄牛”手中高价购买原本免费的门票。调查发现,有专业团队研发抢票程序,收集游客身份信息用于预约,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倒卖门票,形成了分工明确、环环相扣的产业链。
供需失衡的地方容易滋生“黄牛”,高峰期的博物馆和景区尤为明显。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,免费门票被炒至198元一张。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游客,只有2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进入,其余均通过“黄牛”购票。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预约秩序,还损害了政策公平性。
为应对“黄牛”,各地景点和博物馆普遍实行实名预约制,但“黄牛”的技术和规模也在不断升级。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治理难以彻底解决问题,还需多管齐下。以往,“黄牛”主要面临行政处罚,违法成本较低,导致屡禁不止。近日,北京警方打掉一个技术“黄牛”组织,10名嫌疑人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刑事拘留。类似案件的司法震慑对提高“黄牛”违法成本至关重要。
治理“黄牛”不仅要打击违法行为,还要关注供需矛盾。热门景点和博物馆的游客承载能力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,许多场馆无法灵活调整资源。短期内,可以避免线上预约成为唯一渠道,让门票分配更公平、获票途径更多元。长期来看,优化承载能力和提升文旅资源供给质量是缓解“预约难”的关键。公众对优质文旅资源的需求强烈,增加选择多样性,满足公众需求,才能从根本上削弱“黄牛”的市场。